1949-1952 接管大城市的 “沈报贡献” (图)(2018/08/06)
时间:2018-08-06 来源: 文字大小:

     2018年8月1日,我们拜访了98岁的《工人报》(《沈阳日报》前身)创刊时期的老同志王曾,他是硕果仅存的创刊时期元老。1948年10月,王曾(曾用名,王增国)在国民党新六军办的《前进报》做编辑工作。他是典型的老报人,先后在《新东北日报》《群众报》《青年报》《和平日报》等报纸工作过,在到《前进报》前任《东北公报》副总编辑。到《前进报》后,他和中共地下党员孙北、安犀等人参与了护厂工作,保护设备,准备迎接沈阳解放。


      我们听王老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《工人报》创刊的故事,尤其是一条湮没在故纸堆里而当时却影响了全国的“沈阳经验”:用报纸稳定物价。王老说:“通过报纸刊登物价表来平抑物价,创造了解放战争中接管大城市的一个成功经验,《沈阳日报》为全国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”我们这个系列专题的题名是“一张纸 一座城”,就是想通过《沈阳日报》这张报纸来“翻阅”沈阳的城市历史。然而,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:报纸不光是推广城市管理的经验,还可以自己“生产”城市管理的经验。而这,便是我们的革命前辈们在创业时期做过的事儿。而那个时候,这张报纸与新生的沈阳已经完完全全融为一体。

      创刊前夕鲜为人知的片断

      1948年11月1日下午,解放军就已经陆续进入沈阳城。

      王曾说,他们在报社门前摆上饮用水,供来往的部队官兵饮用。第二天,沈阳正式宣告解放了。11月2日傍晚,一辆吉普车停在了王老当时工作的前进报社门口。沈阳特别市工委书记陶铸来到报社印刷车间看了看,问身边跟随的孙北:“你们报社的机器能不能印布告?”孙北答,现在的机器印大的布告不行,只能印小一些的。陶铸听后点点头便离开了。时间不长,一份《解放军入城布告》的文稿送到报社。孙北、王曾等人校对后,立即交给前进报社留用人员落实印刷任务。程庆书是平版印刷工人,当时报社里只有一台旧的小八页平版印刷机可以使用,于是,由程庆书上机操作,开始印刷解放军入城后的第一份安民布告。整整用一夜的时间,次日上午10时终于印出3000份布告。很快,这些布告就贴满了沈阳的大街小巷,起到了安抚民心的作用。

      11月10日,沈阳刚下过一场雪。按照陶铸和时任东北职工总会沈阳办事处主任张维桢的指示,随大军从哈尔滨来沈阳的东北局社会宣传部的刘黑枷、杨波及从辽北解放区来的高风,由老八路魏振水(以后报社留用)陪同,踏着积雪走进了报社,负责接收工作。此后,刘黑枷、孙北在编辑部工作,高风、王曾在经理部工作。

      王曾说,刚被接收的前进报社凌乱不堪,像一个废弃多年的工厂,院内的垃圾和脏水与冰雪混在一起冻成山丘,办公室结满蛛网,玻璃破碎。印刷厂里只有一台旧轮转机,半张白纸都找不到,更别说印报用的卷筒纸了。11月15日,陶铸到报社宣布:要出一份中共沈阳特别市工委的机关报。“筹备工作开始后,刘黑枷去市工委找人,孙北把《前进报》老人接回来,而高风负责到市工委管理处找吃的,我负责接收办报机器。”

      此后,陶铸多次到报社视察,说有什么困难赶快提出来。王曾说,报社只有一台旧轮转机,又没有卷筒新闻纸,没法儿印报。陶铸对王曾说:“你了解情况,凡是你们需要的,你就去接管,遇到困难给我们打电话。接机器也要接人。”之后,高风、王曾等人接管了国民党《东北公报》两台16页平板印刷机及其职工。出报纸还离不开制作用的锌版、铜版,但在刚刚解放的沈阳城里,上哪儿找制版设备呢?王曾了解到,日伪时期日本人曾留下的一个胶版印刷厂里,那里面就有这种设备,但设备却被沈阳市总工会先行接收,并称“目前所存设备不许外流”。后来,经过陶铸与市总工会协调,解决了出报必须的制版设备问题。

      12月20日凌晨,四开四版的中共沈阳特别市工委机关报——《工人报》,与沈阳人民见面了!在陈云后来写给中共中央东北局并转中共中央的总结经验报告中,有一条关于如何迅速恢复秩序、防止大的波动的重要经验就是:“稳定人心,传布政策,主要靠报纸。城市的人有看报习惯,不可一日无报。对我宣传品,各阶层都是字字细读。除安民布告等预先准备好外,可先准备几期报纸稿件,一进城就立即出报。……排字校对,都用原人,我只派五六个干部,故第三日即出报。”接管《前进报》、创办《工人报》便采取了此种方式,只派了少数几个人,并让报纸迅速介入了沈阳人民的生活。

      平抑物价,《工人报》第四期便担起来

      《工人报》在创刊后,承担起公布物价表平抑物价这一社会责任。

      王曾说,《工人报》在1949年1月7日二版刊登了1948年12月工薪物价表并配发工业部的通知(第四号)。这期报纸是《工人报》的第4期,距离创刊时间还不到20天。按照重要性,这样的信息应该发在头版,当时头版整版刊发的是1949年新年献词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和新华社社论。所以,这条信息只好“屈就”了,此后一段时间类似信息回到了头版。

      抗战胜利后,国民党接收的沈阳陷入了不战而乱的困境,沈阳的平均物价指数上涨了3到4倍,粮食则涨了9倍。人们的薪水根本买不到日常用品,人们纷纷逃离沈阳。沈阳大小2万余家商店,只剩下7000家。留下来的小生意几乎也都紧闭铺门。

      一个通货膨胀、生产萧条的城市,能否在新政权的手中一扫颓气、重拾生机?国民党没有解决的问题,共产党能解决吗?这是一场新的考试。接收沈阳的头等大事便是粮食。军管会调集了所有能够调度的汽车抢运粮食进城,每天有大约3000到5000辆大车投入其中,一天运粮2000吨。即便如此,这批应急粮食全部运完之后,沈阳的粮食缺口仍然存在。时任沈阳市长朱其文召集商人摊集粮食,由沈阳商会会长卢广绩出面向沈阳周边粮业大户借用2000吨军粮。但是,有想发战争财的投机分子试图囤粮,危机四伏。于是,军管会公开公布了靠近沈阳的解放区,哈尔滨、吉林、开原、安东各地物价,同时公布沈阳百货公司买卖货物的价格,使商人对物价有所准备,敢于开市买卖。在接收沈阳的成功经验中,陈云写道:“为避免外地商人来抢购,本地商人将物资收藏,以及物价先落速涨现象,先介绍了解放区近来各地的物价表,使商人有底,敢于开市。为吸引粮食入城,定价高于外地,二十六天来粮食源源不绝,物价无大波动,粮价大体超出我百货公司收买价,高粱米每斤三千元。……沈阳解放一个星期,凡能开市的买卖,大体已开市,市面很稳定。”

    《工人报》上发的物价表便是平抑物价的重要载体。公布物价,首先让老百姓心里有一个价格标准,不会盲目购买、上当受骗,照方抓药就行。公布物价,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:对那些想投机倒把的不法商人,是一种震慑!你胆敢高价出售,有价格标准在此,我就举报你;若捂在手里囤积不卖,损失最大的就是商家自己。

      1949年4月11日,《工人报》又推出《行情》小栏目,品种也越来越多,有《各地行情》《沈市行情》《沈哈行情》,后来又有《昨日行情》,服务更加贴近、更有时效,范围也更大了。大米、本地面、大豆、苞米面、高粱米、小米、豆饼、木柈子、鸡蛋、猪肉、白菜、豆油、粒海盐、火柴、洗衣肥皂、黄烟,还有各种布匹……林林总总,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在这里都有价格明细。1949年12月20日,《工人报》改为《沈阳日报》,天天出版,《昨日行情》几乎天天有,一直到1952年1月13日,这个有着大作用的小栏目才消失。王曾说,随着沈城物价稳定了,沈阳市民生活步入正轨,报纸登物价表自然也结束了其历史使命。

      王曾说,当时广告课工作人员韩路到市物价局收集混合粮、煤、豆油、海盐、白布等价格信息,并对比哈尔滨、吉林、长春价格,通过报纸广而告知,让市民和商贩对商品价格做到心中有数,起到了价格指导的作用。

      我看到街上有零星卖粮的商户,就上前去问,商户说过去囤了些粮食,本来想等着粮价涨了再卖,可是等来的却是粮价不断下降,眼见囤不下去了,他无奈只好卖粮。”王曾说到1950年初自己在大东区的一次街头采访,“这件事说明我们公布物价表发挥了多大的社会作用,也为被接收的其他大城市平抑物价提供了经验,有全国意义。”

      最后,王曾幽默地说:“关于粮价问题,上海是依靠东北运粮(平稳了物价),而我们只依靠一张报纸就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  沈阳日报、沈报融媒记者周贤忠 实习生乌亮、许哲/文 李禹墨/摄